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
【商業週刊】 2025/6/23 第1963期

ImgDesc

解讀「不和解世界」》石油危機解除?通膨、美元怎麼走?

中東風暴 新經濟5問

>全球軍工股今年漲贏大盤,能續抱?
>以伊開戰擊中台灣能源軟肋
>反常變正常、各國「小抱團」

當衝突有利可圖,全球進入新一輪經濟典範轉移


六月二十一日,美國總統川普史無前例的決定轟炸伊朗三個核設施,加入中東戰局。這是自一九七九年以來,西方國家對伊朗採取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。
然而六月二十四日截稿前,在川普宣布停火協議後,以、伊雙方也表示接受,但隨後又傳出以色列指控伊朗射飛彈。
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個戰火連連的新世界,這場中東危機真的過去了嗎?它又會如何牽動後續的經濟與我們的生活?
以下五個問題,將帶領我們理解,這場風暴帶來的新經濟格局。

Q1你會怎麼描述目前的中東狀況?我們為什麼需要關心它?
就算雙方停火,但不會和解。

我們得習慣接受這個衝突不斷的新世界。
其實,這場戰爭,踩了很多的紅線。
一,去年四月,當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館,多名伊軍將領被殺時,伊朗首次還擊以色列本土,就已打破一九八五年來,雙方只打影子戰爭的慣例。
二,去年七月,以色列在伊朗本土暗殺哈瑪斯領袖,這是以色列首次在伊朗本土動手。
三,去年十月,伊朗發射比四月多一倍的飛彈轟炸以色列,伊朗的說法跟現在差不多:以色列停、伊朗就停,但結果卻是惡化。
之後,美國參戰,打破四十六年來的遊戲規則。而就算雙方暫時停火,但《經濟學人》分析,伊朗仍不會輕易放棄核武計畫,以色列也因此有再度以武力打擊伊朗的誘因,未必能輕言永久和平。
大家的信任基礎已經消失,而且即便停火,伊朗的核問題還是沒有從根本解決,始終會成為大家的心頭刺。
所以,我們該更焦慮嗎?其實不是。
經濟市場早已經習慣這種不穩定的脈絡,所以你會看到反映投資人信心的恐慌指數(VIX),在美國空襲伊朗後未明顯攀升(見右頁圖)。
但也代表,若這次因為停火訊息的短期反彈,也無須過度反應,起起伏伏,打了又談的狀況會成為新常態。

Q2中長期,若中東狀況繼續惡化,會導致第四次石油危機嗎?
你有想過,為什麼人們會擔心石油危機,卻不擔心黃金危機?這是因為石油已經在人們日常生活無所不在。
石油製品如今充斥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當中。從電線電纜、輪胎的合成橡膠、沐浴乳、化肥,都能找到石油的足跡。
它也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。因為有石油,長程開車普及,為讓駕駛者可歇息,一九五○年代美國業者開設了汽車旅館(motel)。《石油世紀》作者尤金(DanielYergin)表示,油價大跌使汽車風行,「一九五○年代,有四成的婚姻是在汽車上求婚成功的。」
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當石油中斷時,經濟立刻遭到打擊。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次的石油危機,原因都和中東衝突有關(見第六十六頁表)。當年美國因為石油短缺,人們車子開不動,還被迫找馬匹來拉汽車。
然而就趨勢來看,現代經濟已和石油逐漸脫鉤,人們不再像五十年前那麼依賴石油了。
麥肯錫(McKinsey)研究報告指出,這主要由兩股力量促成。

參考連結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E060017188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